听新闻
放大镜
把握“六对关系”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
2022-02-16 10:08:00  来源:正义网

  深刻领会“高质量发展”的核心要义,旗帜鲜明讲政治,不折不扣抓落实,重点把握好“六对关系”,坚决做到做实“战略前瞻、理念先进、办案精细、素能过硬、基础坚实、管理科学”六大维度的能动检察履职,在“高质量发展”中砥砺“为大局服务、为人民司法”初心使命,彰显检察时代风貌。

 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检察长(扩大)会议指出,最高检党组把2022年确定为检察工作“质量建设年”,将“高质量发展”作为全系统聚焦之关键,为新的一年检察工作指明了方向。对此,需要深刻领会“高质量发展”的核心要义,旗帜鲜明讲政治,不折不扣抓落实,重点把握好“六对关系”,坚决做到做实“战略前瞻、理念先进、办案精细、素能过硬、基础坚实、管理科学”六大维度的能动检察履职,在“高质量发展”中砥砺“为大局服务、为人民司法”初心使命,彰显检察时代风貌。

  把握好“发展与安全”的关系,做到做实“战略前瞻”

  当前,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、相互影响,检察机关需站在“两个大局”的高度,把握“发展与安全”的辩证相依关系,坚定不移做“两个确立”忠诚拥护者、“两个维护”示范践行者。一是生成性学习。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,“要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”。检察机关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,要掌握“生成性学习”本领,深刻理解、主动建构每一项工作的政治内涵、内在逻辑,以学习上“深一步”带动认识上“深一层”、实践上“先一招”,不断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二是精准化护航。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强调,要“时刻保持政治清醒,全力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环境”。就落实层面而言,要秉持伟大建党精神,弘扬光荣传统、赓续红色血脉,紧密结合区域安全稳定整体形势,精准契入检察职能,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、社会稳定。三是沉浸式服务。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贾宇要求全省检察机关“全面助力企业实现‘司法康复’”。“康复”的核心在于企业的长期发展,“康复”的重心在于聚焦“两个健康”,提供“沉浸式”的司法帮扶、企业合规等,对大中小微企业“因企而宜”,宜水则水、宜山则山,以更优检察履职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。

  把握好“传统与现代”的关系,做到做实“理念先进”

  数字化改革创造了全新的话语体系,新的理念、新的概念不断涌现,这是检察工作转型升级的“新引擎”。因此,需践行“检察大数据战略”,不断提高对数字化改革的把握能力、引领能力、驾驭能力。一是理念上共促共建。数字化改革进程中,检察机关要在理念上坚持共促共建,牢牢把握党委政府需求,寻求“最大公约数”,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,大力推进执法司法信息共享,在“数源”和“类案”上实现双突破,做到用数据说话、靠数据决策、依数据行动。二是路径上重塑重构。坚持“以数字化改革撬动法律监督”,以核心业务数字化为重点,建立需求分析、线索摸排、场景谋划、应用开发的整体闭环机制,在数字检察赛道上跑对方向、跑出速度,推进检察监督机制转变、制度重塑、流程再造。三是重点上数案并举。“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‘自由’资源,谁掌握了数据,谁就掌握了主动权。”检察数字化改革,要抓项目应用、数据应用、数字案例等,推动既有项目、又有数据的数字检察,以数字案例来检验数字化改革成效、办案质效,通过“数案并举”,达致蹄疾步稳。

  把握好“大案与小案”的关系,做到做实“办案精细”

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要求检察机关科学把握“大案与小案”之间的关系,注重精细化办理每一起案件,要“止于至善”,做到“三个效果”高度统一。一方面,在“大案”中讲担当。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层理解和实践运用,在办理“大案”时,注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、中央决策部署和宪法法律精神的有效把握,把“从政治上看”落实进具体办理大要案各环节,以办案促治理,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、推动发展、化解矛盾、维护稳定、应对风险的能力。另一方面,在“小案”中守初心。“小案”不小,往往与群众利益关联甚密。群众利益无小事,群众的一桩桩“小事”,是构成国家“大事”的“细胞”。检察机关要坚守初心,精心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个“小案”,不因案小而掉以轻心、降低标准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。要致力于解决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以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为出发点,善于发现“小案”背后隐藏的问题,从“小案”中传递“大爱”,服务保障“大民生”。

  把握好“办案与监督”的关系,做到做实“素能过硬”

 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,“在办案中监督、在监督中办案”的检察理念已经深入人心。在“办案”与“监督”的交互融合中,加强审查、调查、侦查能力建设在当下极为重要。一是科学认识“三查”。审查、调查、侦查贯穿了办案与监督的始终,其中,审查是基础、调查是关键、侦查是核心。只有加强“三查”监督,才能防止人为割裂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,从而动态理顺“办案”与“监督”关系。二是融合运用“三查”。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“敢于监督、善于监督、勇于开展自我监督”重要指示精神,落实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》要求,融合运用审查、调查、侦查手段,审查中要有侦查能力,调查中要有侦查思维,以侦查调查的思维和方法贯通“四大检察”“十大业务”,实现相互融合、互为支撑。三是系统提振“三查”。“三查”能力是检察人员的重要“核心战斗力”。要坚持能动司法检察,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,转变办案模式,建立“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”等创新机制,在“案中查、案中督、案中治”,通过办案发现线索、深挖彻查,推动检察业务纵深开展。

  把握好“硬件与软件”的关系,做到做实“基础坚实”

  推进高质量发展,“硬件与软件”建设相辅相成,互为依托。硬件建设方面,在传统硬件功能规范化、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,尤其要注重党建元素的融入,突出“培根铸魂、启智润心”,打造“精致而不失内涵”的党建阵地,追求“实用管用”,将党建元素立体展现在检察机关硬件建设场景之中。注重加强“一院一品”的创建、区域文化的融入,提振检察机关干事创业“精气神”。软件建设方面,持续增强群众工作“软实力”。强化检察公开听证,是增强群众工作“软实力”的重要路径。具体而言:一是公开听证常态化。对当事人不满意答复结果、反复信访、矛盾突出的案件,应听证尽听证,积极回应民生关切。二是公开听证实效化。紧紧围绕“案结事了人和政和”,积极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耐心细致地做好释法说理工作,加强对贫困户、残疾人等群体的司法救助力度,助推息诉罢访。三是公开听证优质化。充分运用公开听证办准办好涉民营企业、市场主体案件,针对听证掌握的社会治理问题、行业监管漏洞,积极制发检察建议,推进加强监管和治理。四是公开听证规范化。健全公开听证工作制度,推进听证室建设,增强听证员队伍的专业性、多样化,不断提升公开听证的规范化水平。

  把握好“工匠与大师”的关系,做到做实“管理科学”

 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征程中,涌现出无数“大国工匠”,培育形成了“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、一丝不苟、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”。“工匠”之极则为“大师”,是各行各业的“旗帜”与“标杆”。而培育“工匠”乃至“大师”的过程,离不开科学高效的管理能力。一是增强内控能力。要完善内控体系建设,以执法司法规范化为核心,以制度建设为关键,合理运用检察权,尤其在落实少捕慎诉慎押、制发检察建议等过程中,既确保依法规范行使检察权,又体现检察的善意和温度。二是培育工匠品质。对于检察干警而言,要作风踏实、务实,时时以一心为公的“大国工匠”要求来砥砺自身的行为,像一名本分刻苦的老匠人那样雕琢自己的产品,办好每一起案件。需做好案例研究工作,将典型案例放在“显微镜”和“聚光灯”下,全面剖析总结,彰显检察办案的政治智慧、法治智慧、检察智慧。三是砥砺大师水准。星光不问赶路人,时光不负有心人。检察工作中,要定期开展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研判,以考核倒逼业务突破,确保高位水准。要持续激发创造性张力,坚持“致广大而尽精微”,通过新老传承、技能传习、压力传导,让每一名干警都成为检察道路上的笃行者、逐梦人,真正实现“用事业激励人才,让人才成就事业”。

  (作者为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、检察长 钟瑞友)

  编辑:陈静